中国山东网-感知山东6月11日讯 (记者 张敏敏) 6月11日,由山东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山东省教育厅主办,德州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协办,中国山东网承办的“好客山东 好品山东‘I love you’”外国留学生感知体验德州行活动圆满结束。
两天时间里,来自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山东科技大学、鲁东大学、滨州医学院等省内高校的17个国家的20名国际学生及部分媒体记者组成的参访团走进德州,围绕“好客山东、好品山东,弘扬黄河文化”主题,先后参观访问德州市部分区县,感受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取得的丰硕成果。
山东手造让国际学生赞叹中国智慧
(资料图片)
德城是山东省“北大门”、德州市主城区,是德州市经济、政治、文化、金融中心。
6月10日上午,参访团首站走进德城区苏禄王墓博物馆,这里是中国境内唯一一座保存完整并有后裔守墓的外国国王的陵墓——苏禄王墓,见证了中菲友好历史。“通过讲解员的介绍,我了解到苏禄王御园的故事,15世纪初,苏禄东王访华时病逝德州,而他的后裔后来一直在这里繁衍、发展,这里是中菲友好往来的历史见证。我们还参观了一些象征着中菲友好关系的史实资料,这种世代相传的中菲友好关系让我十分感动。”来自鲁东大学的俄罗斯国际学生提姆(Aytiev Timur )说。
近年来,为进一步深化国际区域合作,扩大与东盟的“朋友圈”,打造中国北方对接东盟的重要支点城市,争创RCEP经贸合作示范区,德州市德城区倾力建设东盟国际文化产业园,搭建集线上线下商品展销、文化交流、人才引进、产业合作、餐饮娱乐、休闲观光、跨境电商、国际会客厅等业态为一体的综合平台。东盟小商品城是东盟国际文化产业园(苏禄御园)的前期展示部分。
为更好地推介德州,促进与东盟经贸文化交流,东盟小商品城还开设了德州黑陶、红绿彩瓷、金丝彩贴等山东手造的特色非遗产品商铺。参访团依次参观,各种不同的非遗文化为国际学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体验。参观过程中,展厅中的每一件展品,大家都会驻足观赏,认真聆听工作人员讲解,了解其背后的文化精神和历史底蕴。
来自鲁东大学的越南国际学生黎氏云秋(LE THI VAN THU)在体验红绿彩瓷的制作后,兴奋地说:“我是第一次来德州,东盟小商品城的建筑风格和越南的一模一样,让我有种回家的感觉。刚刚体验了红绿彩瓷的制作,我是第一次在盘子上画画,感觉非常新奇,中国人居然能想到这样的手工艺创作,真的让我很震撼。”
随后,参访团走进德州市环球酿造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环球酿造),参观环球酿造第一直营店,了解古法酱油、醋的制作工艺,感受两千五百吨的日晒醋海,领略中华传统美食文化酿造流程,探究酱醋文化的起源和工艺,还体验了中国的家常饮食“黄瓜蘸酱”“水饺蘸醋”,大家纷纷表示“很好吃”。
“我第一次了解酱油、醋的酿造技艺,感觉非常神奇,我拍了很多视频发给父母和朋友,跟他们分享我了解到的知识。”来自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的国际学生Khanov Danil品尝完蘸醋的饺子后非常喜欢,他说:“这样吃饺子真的很香,我要记下这个品牌,以后就选这个品牌了。”
随后,参访团走进奥德曼酒庄——黄河故道葡萄酒文化博物馆体验葡萄酒酿造过程,他们都是首次近距离体验葡萄酒酿造。来自滨州医学院的加纳国际学生Adjei-Boateng Prince说:“这是我第一次来到德州,第一次在德州的酒庄品尝葡萄酒。在这里我还了解了很多藏酒的历史、酿造工艺、品酒方式等。我尝了几款红酒,口感醇厚饱满,真的很棒。”
德州好品现场“圈粉”
6月10日下午,参访团走进武城县,在神龙地毯艺术博物馆欣赏独具匠心、品质高雅的神龙地毯,到中椒英潮公司中国武城辣椒文化馆品尝颜色火辣、味道独特的辣椒酱,还有口感独特的辣椒啤酒。
在神龙地毯艺术博物馆,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该馆的“镇馆之宝”——“龙腾图”艺术挂毯。宽3.68米,长11米的巨大挂毯悬挂于大厅中央立柱,从一楼直插三楼,精心刻画的中国龙图案如浮雕一般活灵活现,传递而出的视觉震撼无以复加。“这幅‘龙腾图’和馆内收藏的另外一幅‘九龙壁’已被省政府收藏,是罕见的艺术瑰宝。”山东神龙毯业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博物馆共收藏了158幅艺术地毯,其中136幅是由武城传统手工打结地毯工艺制造而成,每一幅地毯都价值斐然。
来自滨州医学院的巴基斯坦国际学生Atif Muhammad说:“这次活动的行程惊喜满满,特别是在神龙地毯的参访让我想起了我的家乡,这里的地毯花色、工艺、质量等方面都非常不错,而且有着悠久的历史,是中国3000多年地毯历史的缩影。我在博物馆内看到了各种各样的地毯,款式丰富、种类繁多,非常不错。”
2022年,神龙地毯的手工新工艺地毯入选“山东手造 优选100”。来自山东科技大学的埃及国际学生Atta Mandy Abdelghany Elsayed说:“今天的活动让我对地毯产业有了进一步了解。就地毯产业而言,中埃两国有相似之处。我逛遍了整个展馆,各种地毯琳琅满目,令人眼花缭乱,具有中国特色的地毯花色展现了中国厚重的地毯文化。”
武城县是远近闻名的“辣椒之乡”,2021年,武城辣椒被评选为“中国十大名椒”,今年又入选首批“好品山东”名单,成为响当当的武城名片。
离开神龙地毯艺术博物馆后,国际学生来到位于中椒英潮辣业发展有限公司院内的武城县辣椒文化馆。刚步入展馆,一阵辣味扑鼻而来,一颗颗硕大的辣椒堆成“小山”供国际学生“零距离”接触。韩式风味酱、鲜椒酱……在产品区,一个个和辣椒有关的产品吸引国际学生驻足,他们对公司“电商+外卖+直播+动漫+沙龙”的新营销模式连连称赞。
来自鲁东大学的韩国国际学生成采润(Seong Chaeyoon)说:“辣椒在韩国也是一种常用食材,我们今天在中椒英潮了解了不同种类的辣椒,有一种眼前一亮的感觉,我还看到出口韩国的韩式泡菜、风味酱等产品,能在这里看到韩国家喻户晓的美食,非常令人惊喜。这里还有辣椒做成的口红,太有意思了!”
“中国椹果之乡”让国际学生大饱口福
夏津县素有“中国椹果之乡”的美誉,每年的5月中旬至6月下旬是桑椹成熟的季节,也是夏津的椹果文化采摘节。6月11日上午,参访团走进夏津县,开启了探寻美味的甜蜜之旅。
参访团首先来到德州市夏津县德百旅游小镇,走进将军府体验当地传统文化。将军府是典型的清代古建筑群,是清朝嘉庆年间大将军汪道诚的故居,至今保存完好,以其古色古香的建筑风格和极富文化内涵的氛围,深受人们的青睐。在将军府内,国际学生纷纷穿汉服、学礼仪,亲身体验汉服文化并合影留念。
来自鲁东大学的韩国国际学生兪秀珉(Yu Soomin)说:“能接触到中国文化,我觉得非常有趣,很享受了解新事物的过程,能有机会和朋友一起穿着中国传统汉服拍照非常有意思,这是不可多得的机会。”
随后,参访团来到位于夏津德百旅游小镇(椹仙村)内德百古桑产业研究院。研究院建设有古桑博物、古桑大健康产品新车间等。除桑椹鲜果采摘外,夏津县桑椹深加工应用领域也极为广阔,已形成椹干、椹叶茶、果汁、桑椹膏、椹果酒等30多类产品。参访过程中,他们还品尝到了桑黄茶和椹果干等桑产品,了解了“椹树‘浑身都是宝’”的含义。
来自滨州医学院的巴基斯坦国际学生Javed Muhammad Saqib对桑黄茶的味道情有独钟,他说:“我们刚刚在古桑产业研究院喝了桑黄茶,听说桑黄茶对身体很有好处,比如止咳。我想买一些带回去喝,它的味道特别香!”
参观、品尝完桑椹的衍生产品后,参访团走进夏津黄河故道森林公园——颐寿园,赏古树、摘桑椹、品椹果。颐寿园总面积1000亩,是黄河故道森林公园主景区之一,也是黄河故道古桑树群农业文化遗产的集中体验区、核心区,园内百年以上古桑树2万余株。
“这个桑椹是黑色的,虽然有一点点酸,但是很好吃。”“你尝尝那个白色的,白色是纯甜的。”“那边有玫瑰香桑椹,带着玫瑰香的味道。”了解完颐桑椹的基本情况和夏津县的农桑文化,参访团成员开始体验桑椹采摘,并品尝不同品种的椹果味道。看到有桑农在采收桑椹,国际学生也进入到“抻包晃椹”行列中,亲身体验了这一传统的采收形式。
“这里有很多粗壮的桑椹树,年代久远,真的很神奇。品尝了桑椹果之后,我很惊讶,因为我从来没有吃过这么甜、这么好吃的桑椹,回去的时候,我会跟朋友们分享这里的故事,也希望以后能有机会带家人和朋友来这里体验。”来自滨州医学院的巴基斯坦国际学生Kurbatova Polina说。
标签: